前言:本方案主講用菌進行生態改底,生態調水的方案,針對以投喂人工配合飼料為主的養殖模式(也可自制發酵餌料),既適用于稻田生態養殖場所(占稻田10%左右的面積2~8米寬的環溝),也可適用于精養池塘的改底調水;
其他如稻田改造,投苗留種保種,巡塘觀察,只略作講述;
養殖戶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酌情進行調整,靈活使用;
養殖小龍蝦要用到的強微主要產品有:
①“強微水精翠”:常規微調節水質,平衡水質理化指標用;只在水濃時使用;
②“強微改底養泥復合菌顆粒”+“強微生物脫硫劑”配合:用于改善底泥,脫除硫化氫,脫亞硝酸鹽,以及防止腸炎白便,防止爛尾病,增加采食量,提高活力;如果是發生腸炎白便的精養池塘,建議再配合一下“苞丁乳-200A”,用來抑制淤泥中有害細菌和腐敗細菌,控制病害和氨氮的產生;
③“強微培藻酵素”:用于前期肥水和補充水體鈣質,并可拌料補鈣補充氨基酸,強健體質,和起誘食的作用;這是一種純氨基酸+微量元素+礦物質+優質補鈣物質的產品(不添加任何無機氮如尿素),是用優質大豆蛋白胨和牛肉蛋白胨,經發酵分解,真空濃縮,螯合鈣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精制而成的;里面有豐富的氨基酸螯合活性鈣(有一定的乳白沉淀),是補鈣和補充微量元素的佳品;
④“強微靚水素”:可以直接潑水,用于定期培育水體乳酸菌相;如果你不嫌麻煩,可以用它加上 “強微水產苷”和紅糖,自己來制作“乳酸菌擴培液”,成本更低,效果更好;
⑤ “固態發酵碳肥”:這是必須自己制作的,不能偷懶的,功能是用來調節水體的碳氮比,培菌用的,并以碳壓制氮,防止氨氮亞鹽升高,并可選擇性促進有益藻類繁殖,抑制藍藻和劣質藻類,所以可以穩定藻相,并穩定水草,清爽水質,提高成活率和產量;
考慮到小龍蝦是淡水養殖品種,水體中相對缺少可溶性鈣質,特別是小龍蝦對優質鈣的需求大,所以,“固態發酵碳肥”中強烈建議添加輕質碳酸鈣一起發酵,可以生成優質的補鈣產物;
⑥ 遇到特殊的情況,才用到其他產品如“弧菌藻毒凈”、“強微生物藍藻凈”等。
.jpg)
1、自制“乳酸菌擴培液”和“固態發酵碳肥”
自制的“乳酸菌擴培液”用來補充水體乳酸菌相,控制水體中的有害細菌;當然,如果要采用懶漢操作方法,則可以直接用我們的“強微靚水素”1包2~4畝,代替自制“乳酸菌擴培液”;
自制“固態發酵碳肥”是用于養殖全程補碳培菌,也兼有培藻和穩定藻相的效果;這個“固態發酵碳肥”一定要制作,不能偷懶,“固態發酵碳肥”是用微生態調水養殖的關鍵技術之一;
下面介紹自制“乳酸菌擴培液”和“固態發酵碳肥”的操作方法;
⑴、自制“乳酸菌擴培液”(可選擇不做,而直接用“強微靚水素”)
擴培方法一:強微靚水素2包 + 20公斤紅糖 + 強微水產苷520克(兩瓶) + 600公斤水,密封發酵培養2~3天,即可使用,平時密封保存。(用菌成本0.48元/公斤)
擴培方法二:壯腸QW100(育苗專用菌)取250克 + 20公斤紅糖 + “強微水產苷”250克(或者“強微培藻酵素”2公斤) + 300公斤水,密封發酵培養2~3天,即可使用,平時密封保存,但最好在20天內用完效果最好,最長保存期建議為30天。
潑灑用量:常規補充乳酸菌相用量,每畝潑灑10~20公斤;處理濃濁水時或弧菌超標時,可以潑灑20~40公斤/畝;
⑵ 自制“固態發酵碳肥”(必須自制,不能偷懶)
① 方法一:“固態發酵碳肥”(全程補碳和培藻肥水):“強微豆粕發酵劑”1包 + “強微靚水素”1包 + 200公斤小麥麩或精米糠 + 100公斤玉米粉 + 5公斤紅糖 + 250公斤水,密封發酵3~7天即可使用,嚴格密封保存可保半年,慢慢取用。
非常強烈的建議:有條件的養殖戶,可以在上述發酵料中添加輕質碳酸鈣15公斤左右,可生成優質的補鈣產物,是小龍蝦優質的補鈣佳品;
② 方法二:“固態發酵茶粕碳肥”(全程補碳培菌和培藻并幫助蛻殼):發酵方法同上面的方法一,只是把小麥麩或米糠,換成茶粕茶麩即可,但發酵時間要延長到至少7天以上,因為茶麩畢竟有抑制發酵的茶皂素,但延長時間可發酵成熟;也是強烈建議您再添加輕質碳酸鈣15公斤一起發酵,以生成乳酸鈣(優質補鈣物質);
注意事項:以上兩種都是“固態發酵碳肥”,只是后者是用茶麩為主的,您選擇其中一種來制作,不是指同時都要做;
潑灑用量:養殖前期每隔3~5天用一次,一次3~5公斤,同時通過觀察水色藻色決定用量;養殖后期建議要天天潑灑,一天潑灑1~2公斤/畝,并通過觀察藻色水色來決定是否暫時停止用,或隔天用等,水變濃厚就暫時停止使用,水變清瘦時就天天用;
.jpg)
2、稻田-小龍蝦共生模式的基礎設施建設或改造
這里主要指的是稻田-小龍蝦共生模式的改造;精養池塘則是指專養小龍蝦的池塘;
稻田的選擇:土質以壤土最佳,田底肥而不淤,田埂堅固結實不漏水,遠離污染源。水量充沛、排灌方便,面積以30~100畝為一個單元,連片為好。
開挖環溝:沿田埂內側開挖環溝,溝寬2~8米為宜(環溝占稻田比例8~10%),溝深100~120厘米,環溝面積占稻田總面積的8%~10%。
加寬、加高田。豪猛诃h溝的泥土加寬、加高田埂。田埂加高、加寬時,每一層泥土都要打緊夯實,做到堤埂不裂、不垮、不滲水漏水,以確保田埂的保水能力。改造后的田埂,高度應高出田面80厘米以上,能關住田面水50~60厘米。埂面寬不少于150厘米,田埂坡度比為1:0.5為宜。
建立防逃設施:用水泥瓦或鈣塑板沿田埂四周圍成封閉防逃墻,防逃墻高40~50厘米,四角轉彎處成弧形,避免小龍蝦沿墻夾角攀爬外逃。進排水口注意加設鐵絲網或柵欄等防逃設施。
改造給排水系統:進水口和排水口應成對角設置。進水口建在田埂上;排水口建在環溝最低處,由PVC彎管控制水位。

3、小龍蝦放苗前要做的工作
⑴ 進水消毒
第一年每畝用生石灰100公斤帶水消毒,水位控制在20厘米,殺滅敵害生物和致病菌,預防克氏原鰲蝦疾病發生,第二年及以后因為溝內留有親蝦,應選用二氧化氯或過氧化物消毒劑進行消毒;蚯耙荒挲埼r打洞過冬時,要留高水位,讓其在埂上部打洞越冬,則消毒影響不到它,消毒只20厘米水位處;
⑵ 清除雜魚
以下為用茶麩清除雜魚的操作,如果您沒有茶麩,可以用其他清塘除魚藥物;
用茶麩(茶粕)進行清除雜魚的操作,茶麩用量為15~25公斤/畝,用水浸泡開后均勻潑灑,茶麩甚至可以清除泥鰍,黃鱔等對小龍蝦苗危害最大的天敵,可清除部分寄生蟲如纖毛蟲等,預防龍蝦的黑鰓病,茶籽粕還能刺激蝦蟹等甲殼類動物體內分泌激素促進蛻皮脫殼(但要控制用量例如在1~5公斤/畝左右);
若使用發酵后的茶粕,效果更好,發酵后的茶麩用量為濕的發酵料45公斤/畝(放苗前的用量),也起到了肥水的作用。
發酵的茶麩還是一種緩釋碳源,可以清爽水質,減少青苔,促進河蟹池塘中水草穩定,嫩綠脆爽,減少水草上粘污,抑制氨氮亞鹽的產生等效果;
⑶ 種植水草
消毒3~5天后,在溝內種植水草。水草種植包括沉水植物和漂浮植物的種植,如伊樂藻、菹草、水花生等,以伊樂藻為主。種植面積約占環溝面積的1/3~1/2。
⑷ 微生物改底
① 用“強微改底養泥復合菌顆粒”100克/畝 + “強微生物脫硫劑”100克/畝,前者直接撒入,后者用100克紅糖+2公斤水,活化1~6小時后潑灑;
② 如果您是高產精養龍蝦塘,建議再用“苞丁乳-200A”100克/畝;
作用原理:第①步是清除淤泥中的有害物質(硫化氫,亞硝酸鹽,氨氮),“改底養泥復合菌顆粒”輕微抄起底泥并脫亞鹽,“強微生物脫硫劑”把抄起的有害物質如硫化氫等氧化,并吸收亞鹽和氨氮;兩者配合使用效果最佳;第②步是抑制有害細菌和腐敗細菌,從而提高龍蝦苗成活率,減少疾病,和從源頭減少氨氮的產生;
⑸ 培育水體乳酸菌相,做高總菌相
① 方法一:潑灑前面自制的“乳酸菌擴培液”30~50公斤/畝,視臟的程度選擇用量;
② 方法二:或者用“強微靚水素”1包2畝,用500克紅糖加10公斤水活化1~6小時后均勻潑灑;
作用原理:抑制水體中的有害細菌如弧菌、鏈球菌等,分解有機碎屑,凈化水質,干凈水草;
注意事項:以上兩個方法選擇其一,不是指同時使用;
⑹ 肥水或追肥
用“強微培藻酵素”1公斤/畝進行肥水操作,若感覺不足,隔天再用1公斤“強微培藻酵素” + 1公斤腐植酸鈉(含微量元素和腐殖質)再肥一次;

4、放苗和留種操作;
判斷水色翠綠或黃綠或茶褐色,有光澤,有條件的檢測氨氮亞鹽溶解氧和PH值,合格后可以放苗。
⑴ 放苗操作
放苗方式一:在8月底9月初(最遲不超過9月),選擇30克/只以上的親蝦,投放20-30公斤/畝,以留充足的時間讓其打洞產卵,越冬;親蝦應避免近親繁殖的后代,雌雄比例3:1,規格齊、色澤純正、蝦身干凈,體殼發青,身體勻稱,對著光看,越透明,越有長勢。
放苗方式二:在4月份投放規格在160 ~400只/公斤的蝦種,投放量為30~50公斤/畝。
放苗前讓蝦苗浸泡“乳酸菌擴培液”(稀釋10~20倍后才能用于浸泡)中5~10秒,讓其游動,提起來,再放下,來回3次,使蝦體表和鰓腔吸足水分后再放養,此過程無需用消毒液,這樣可以減少蝦的應激。
⑵ 留種操作模式
從第二年開始留種,稻田自留親蝦約30~40公斤/畝。
操作方法:在5月中下旬,在環溝中放3米長地籠,地籠網眼規格為1.6厘米,地籠放置數量為30條/畝。當每條地籠商品蝦產量低于0.4公斤時,即停止捕撈。剩下的小龍蝦用來培育親蝦。
養到秋季時,要慢慢放低水位,讓留種小龍蝦在堤埂的上部位打洞(龍蝦在水際線上方打洞抱卵和越冬),也方便第二年對池塘或環溝底泥進行消毒(只放20厘米水,帶水用石灰消毒),從而不會影響到蝦種;
龍蝦品種要定期改良,防止近親繁殖,例如可每3年在8月底9月初從長江中下游湖泊中選購40克/只以上的大規格親蝦,投入量為5公斤/畝;驈膬炠|良種場選購和補充;
⑶ 注意事項:
① 新建的養殖基地只需第一年第一次投種,此后就可以自行留種、保種或適當從良種場或其他養殖場的蝦種來補充,以防近親繁殖。
② 秋季應提供更優質的蛋白餌料(例如用“強微豆粕發酵劑”發酵充分的動物屠宰下腳料);冬季,龍蝦處于抱卵狀態,孵化出來的幼蝦也抱在雌蝦尾部,為避免嚴寒凍傷問題,應當提前將池塘水位加滿,天氣晴朗的情況下,可使用“強微培藻酵素”適當肥水,“強微培藻酵素”因為是純氨基酸和氨基酸螯合鈣和微量元素的產品,最大的好處是可在低溫的秋冬季肥水,和早春肥水,氨基酸可直接被藻類吸收,拌料可直接提高鈣和微量元素礦物質的吸收率,提高產卵和孵化率,成活率;
③ 秋季冬季,亦需每隔15~25天定期使用“強微改底養泥復合菌顆粒”100克/畝 + “苞丁乳-200A”50克/畝,進行底部清理,清理底部淤泥中的“有害物質”和“有害細菌”,秋季15天一次,冬季25天一次(水溫高于10℃時有效);這有利于獲得較高的成海率和越冬效果。
④ 留種的好壞直接關系到來年的產量和品質,做好留種工作,關系到來年效益的大事;

5、放苗后的投料操作
⑴ 精養池塘飼料投喂方法
投飼配合飼料按“四定四看”(即定食、定量、定質、定位和看季節、看天氣、看水質、看蝦活動的情況)的原則,確定投喂量的增減。
正常情況下,日投量一般小蝦體重的7%-8%,中蝦體重的5%,大蝦體重的2%-3%,可設置料臺,根據觀察料臺中吃食情況來投料。水草、浮游動物豐富的池塘和連續陰雨天氣、水質過濃、大批蝦蛻殼和蝦發病季節則減少投喂量。
投喂次數:一般放苗2~3天后開始投料。起始按蝦重2%起步,3~5天左右一個遞增。上午投30%,下午或傍晚投70%。
⑵ 飼料中長期添加“乳酸菌+丁酸梭菌”產品保健促長,注意脫殼補鈣
① 每天拌料一餐優質乳酸菌+丁酸梭菌,使用“暢丁-5”2克/公斤,先用少量水浸泡開,再灑到飼料中,等幾分種讓其滲透到飼料中后,再投喂,每天至少一餐;可防止腸炎白便,保健促進生長,提高餌料系數;
② 小龍蝦養殖前期脫殼頻繁(4~6月),建議拌喂“強微培藻酵素”5%,添加于飼料中,以提供優質氨基酸和小肽活性蛋白,以及氨基酸螯合鈣和螯合微量元素,有利于促進脫殼后的迅速硬殼;
小龍蝦脫殼時從水中吸收鈣,淡水水體中,鈣溶解度不高,鈣質普遍不足,所以,小龍蝦的養殖,最好必須補充有機鈣螯合鈣,潑水拌料都可以;
6、放苗后的底質和水質控制操作技術
表1放苗后的底質和水質控制技術表
使用的產品和目的
|
產品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
|
1、2~4月注意低溫培藻,控制青苔,培育水草;4-9月養殖全程都要保持水色藻色,而不能掉藻色,采用少量多次的使用“強微培藻酵素”+微量元素或腐植酸鈉的模式追肥操作;
|
養殖全程,通過自己觀察水色藻相,自己判斷決定使用;要求全程不掉藻色
① 水淡用“強微培藻酵素”1公斤/畝 + 腐植酸鈉1公斤/畝搭配,慢慢培藻,少量多次的培藻操作原則;并可控制青苔,和補充水體活性鈣質;
② 水濃則用“強微水精翠”1包10畝,用500克紅糖,加10公斤水,浸泡活化1~6小時后均勻潑灑;
|
2、“固態發酵碳肥”要天天用或隔天用,以保持菌相穩定,和維護菌藻平衡。
為水體中菌相提供營養,穩定生態系統中作為分解者角色的菌的活力;同時也為藻相提供部分營養,平衡菌藻;
|
養殖全程都要使用“固態發酵碳肥”;
① 2~4月上旬或秋季保種保水期:每隔3~5天用一次,一次3公斤/畝;
② 4月下旬~8月生長和投料高峰期:菌相活躍,最好是天天用,一天用0.5公斤/畝;
使用方法:可拌料拋撒;或加10倍水泡開后均勻潑灑更好;
|
3、平常用“強微改底養泥復合菌顆粒”,定期清理淤泥中的“有害物質”
可清底,防止爛尾和腸炎;
|
① 2~4月上旬或秋季保種保水期,每隔7~10天用一次,一次50克/畝,直接撒入,越臟的使用頻率多一些;
② 4月下旬~8月生長或投料高峰期,天天用,一天用15~25克/畝,可拌料一起撒入,視情況選擇用量,觀察到會抄起淤泥的就減少用量;
|
4、定期用“強微生物脫硫劑”清除淤泥中的硫化氫危害,并幫助吸收同化亞硝酸鹽;
表現在提高采食量,提高成活率,龍蝦活力好;
|
① 底部發黑,或有異味,可能硫化氫超標,可用“強微生物脫硫劑”50~100克/畝處理一次;越臟越黑用量越大,用等量紅糖加20倍水活化1~6小時后潑灑;投放于臟處;
2~4月或秋季保種保水期10天用一次;1包10畝;
5~8月生長或投料高峰期5天用一次;1包15畝;
|
5、定期提高水體的乳酸菌總菌相;
改善水體微生態環境,抑制水體中的有害細 菌,分解有機碎屑,清爽水質;
|
① 方法一:用自制的“乳酸菌擴培液”20公斤/畝;
② 方法二:用“強微靚水素”1包2~3畝,紅糖水活化后潑灑;
注意事項:兩種方法選其一,不是指同時使用;
2~4月或秋季保種保水期20天用一次;
5~8月生長或投料高峰期10~15天用一次;
|
6、高溫控草
|
夏季高溫季節要控制水草的長勢,控制水草面積不超過精養面積的50%,及時收割或裁剪,檢測根部,根是白色的,如果發黑爛根,則要按“強微改底養泥復合菌顆粒”50克/畝+“強微生物脫硫劑”50克/畝處理一次,以防硫化氫超標;
|
注意事項
|
以上的“強微水精翠”,“強微改底養泥復合菌顆粒”和“強微生物脫硫劑”,盡量錯開來使用;
“強微改底養泥復合菌顆粒”和“強微生物脫硫劑”有協同效果,一般頭一天用“強微改底養泥復合菌顆粒”,后一天用“強微生物脫硫劑”的搭配更好;
|

7、常見疾病與防治
⑴ 小龍蝦白斑綜合癥(5月瘟)
一般4月底爆發,發病原因有很多說法,引起蝦在短時間內大量死亡,目前無特效藥。多發于不同規格龍蝦混養的老塘口,而且是一定伴有水溫徒增天氣突變,水草漂浮亂根,PH值居高不下等看是突發環境問題才發生的問題。
預防措施
① 放養健康,優質的種苗;選擇健康,優質的種苗,切斷白斑綜合癥病毒病的感染源。
② 控制適宜的放養密度,苗種放養密度過大容易導致水質環境的惡化,溶解氧不足,氨氮、亞硝酸鹽偏高,造成小龍蝦體質下降,抗病能力減弱。
③ 投喂蛋白含量高的優質配合飼料,飼料蛋白含量在28%左右,堅持在飼料中拌10%“乳酸菌擴培液”,或者添加“暢丁-5”2克/公斤飼料。
④ 保持良好的水質,定期使用微生物產品調節水質,穩定水中的菌相與藻相。堅持按以上操作規程,能全程穩定PH在低位運行,一般不會出問題;
⑵ 空腸、腸炎
空腸不一定是腸炎,腸炎一定會空腸,列如蝦在蛻殼前后會有階段性的不吃料空腸空胃的。如何準確判斷是否有腸炎,如何防治腸炎:
① 腸道粗細是否明顯不勻,中間一個斷結是正常的,超過二個或更多的斷結就是有問題的。有腸炎蝦的胃是空胃或半胃,且腸道顏色偏暗淡和彈性小,體節有分節。
② 預防方法是堅持添加“暢丁-5”2克/公斤飼料,出現腸炎時“暢丁-5”增加到5克/公斤飼料;
③ 發病期間,撒入“苞丁乳-200A”100克/畝,隔5天再用一次,改善底部淤泥微生態環境,抑制有害細菌;
⑶ 黑鰓、爛鰓
發病原因:
① 病原性黑鰓:鰓絲潰爛邊緣呈鋸齒狀;消毒不徹底,密度大,苗質量差等原因都有可能導致。
② 中毒性黑鰓:化學污染和生石灰、漂白粉等刺激附著鰓絲,重金屬離子、氨氮、亞鹽過高。
③ 營養性黑鰓,營養不良,維生素不足等。
④ 環境性黑鰓,主要是底質惡化,有機碎屑較多,有害細菌泛濫,伴有大量的纖毛蟲。蝦鰓受多種弧菌、真菌大量繁殖感染變為黑色,引起鰓萎縮、局部霉爛,病蝦往往行動遲緩,伏在岸邊不動,最后因呼吸困難而死。
預防及治療方案:
① 殺滅病原菌:聚維酮碘和50%的過硫酸氫鉀,隔天再用“強微改底養泥復合菌顆粒”50克/畝 + “強微生物脫硫劑”50克/畝。
② 高溫季節要控草,勤改底,勤調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