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細菌的培養液顏色解析
平時,在我們培養光合細菌的生產實踐中,經常會遇到培養液出現不同的顏色,很多客戶面對不同的顏色可能會感到迷茫,不知所措,所以對光合細菌菌體的呈色原理有一個詳細的了解,會對我們的生產實踐有很大的幫助。
自然界的光合細菌分別屬于紅螺菌科、著色菌科、綠桿菌科、和綠色絲狀菌科等四個科目,一共23屬,80余種菌侏。目前水產養殖上用得最為廣泛的種類是紅螺菌科,特別是紅色假單孢菌屬中的種類。這類光合細菌在凈化水質、防治疾病和促進水產動物生長方面有著較明顯的效果。
1、光合細菌培養液的顏色。
光合細菌的光合色素包括細菌葉綠素和胡蘿卜素,菌體因各種色素含量的不同而呈現出不同的顏色。一般紅螺菌科和著色菌科的菌呈現出紅色、粉紅色、橙色、紫色或茶褐色;綠桿菌科和綠色絲狀菌科的菌呈現出綠色。
但由于培養條件的不同,其顏色在此基礎上仍會有變化:如球形紅色假單孢菌和莢膜紅色假單孢菌的厭氧液體培養液呈茶褐色,而在半好氧(微厭氧)狀態下培養液呈紅色。這是因為由于氧的存在,對光合細菌色素的合成有十分明顯的抑制作用。
下表為水養殖中常用的紅色假單孢菌屬的幾個種在不同培養條件下的呈色反應:
表一、紅螺菌科紅假單孢菌屬中的幾個種在厭氧條件與半好氧條件下液體培養物的顏色比較
菌種的名稱
|
厭氧液體培養物的顏色
|
半好氧液體培養物的顏色
|
R. gelatinosa
|
青桃色至深黃褐色
|
無色至淺黃褐色
|
R. oapsulata
|
淺黃褐色至深褐色
|
深紅色至紫紅色(若在空氣中振蕩幾小時變成獨特的紅色)
|
R. sphaeroides
|
初為淡綠褐色,后為暗褐色
|
獨特的紅色(在空氣中振蕩幾小時,厭氧下的褐色也轉變為紅色)
|
R. palustris
|
初為淡粉紅色,后變成紅至褐紅色,老的培養物為暗紅褐色
|
無色至粉紅色
|
R. viridis
|
最初為黃綠色,以后綠色至橄欖綠色
|
無色至淡黃綠色。
|
2、生產實踐中光合細菌培養液顏色變化的分析:
上表列出了水養殖中常用的紅色假單孢菌屬的幾個菌種在不同條件下的培養過程中的顏色變化。從中可以看出并可以解釋出,我們平時培養時出現的一些現象。
很多客戶一般在培養的開始期,如頭幾天會出現黃褐色,或淺黃色,如果堅持培養下去,而不是就此倒掉,最終仍可以培養出外觀質量較好的紅色菌液來。從上表也可以看出,往往是最后才變成紅色。
很多客戶往往出現,同樣的操作,同一批產品,為什么有的培養容器中會產生綠色的溶液顏色。這時,您可能要檢查一下,是否容器密封得太死,最好是有一點氧氣進入會更好。從上表也可以看出,在半好氧的條件下,往往可以得到比較鮮艷的紅色產品。所以培養時,最好能進入一此空氣,或在容器中留一部分空氣,一來可以保持半好氧狀態,二來也便于搖晃均勻。宜春專利中心提供光合細菌發生劑。
一般來講,完全敞開式培養,也不利于光合細菌生長,光合細菌的本性是厭氧菌,在微好氧的狀態下生長最好,同時,完全敞開式培養也容易污染雜菌。
如果不小心,最終培養成為了綠色的液體,這時,培養液中的營養也已消耗殆盡了,所以無法挽回,當然,您所得到的也是光合細菌,只是作為商品不好出售,可以自用。
另外,溫度高,光照強的條件下,容易得到綠色菌,這是因為此時的條件容易造成水體缺氧。從而引起綠色菌的生長優勢。此時也可以嘗試充分曝露在空氣中,有時也能變回紅色。
在大規模培養池中生產時,也可以采用塑料袋來盛裝培養液,培養的效果比較好。如珠海斗門區六鄉鎮小托村的譚國佳先生13016300370,就是用培養蝦苗用的塑料袋來培養光合細菌的,扎好口密封好,培養4天左右就長紅了,譚先生說長得非常靚。
總之,要得到顏色鮮艷的紅色菌,就必須注意以下幾個條件,1、注意要保持半好氧培養的條件。2、溫度光照不要太強。3、出現一點綠色也不要灰心,要及時采取措施,如增加供氧,遮蔭降溫等,并堅持培養下去。4、平時注意用燈泡和紙箱的培養方式,不間斷地培養一些菌種,因為必竟這種培養的方式得到的培養液的質量最好,最為穩定。
宜春強微生物對本文章有編著權,凡轉載者請通知本站